善导思想

殊妙安乐

首页 >> 善导思想 >> 善导思想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我在原始部落当村长职场沉浮录迷踪谍影唐残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我要谋国大唐:开局抬棺劝谏,李二气炸了大明第一贡生北宋振兴攻略龙运为负,我照用不误!
善导思想 殊妙安乐 - 善导思想全文阅读 - 善导思想txt下载 - 善导思想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章 善导大师简介3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五十六岁,善导大师移驻京师,驻于京师的实际寺,实际寺后改名为温国寺。

六十岁善导大师受唐高宗的敕请,为检校僧。这个检校僧,是个什么职务呢?就是在僧人里面负责检验、 校对、勘验的僧官、有点像建筑上的监理,但是比监理职务大,又基本兼职项目经理,既是建造又是质检一条龙、一手抓、任职具体所为何事?督造洛阳龙门卢舍那大佛以及奉先寺。洛阳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便是由善导大师亲自负责督导,60岁开始建造,直到63岁才全部完工。

永隆二年(公元681年)三月十四日,善导大师在长安示现灭度,神返净土。身体柔软,容色如常,空中异香妙乐,久久方歇。这是大师灭度的时候、涅盘时候的奇异的景象。整个长安城大众悲仰,倾城哭送,哀别之盛、万里空巷。

后来,善导大师的弟子怀恽等,将大师的遗骸葬于终南山麓神禾原,立十三层“崇灵塔”,并于塔旁建了赫赫有名的香积寺,作为永志之所。唐高宗皇帝以及武则天经常去礼敬并大兴供养。

五部九卷即善导大师留世的五部作品,《观经四帖疏》,就是《观无量寿经》的注疏,一共有四个章节,简称四帖、叫《观经四帖疏》,其中以此“观经疏”为净土宗开宗立教的根本教典,建立“一向专念弥陀佛名为往生正定业,顺彼佛愿故”以此理论。

古今大德都尊善导大师所着这部《观经四帖疏》为净土宗“楷定疏”或“证定疏”--“此意已经请证定尽”。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最后告诉大家,我这个《观经四帖疏》已经请佛菩萨论证过,并且已经论证结束,完备无缺啊!后世大家“一字一句,不得加减,欲写者一如经法,应知”。就是要把它像佛祖的经典、经论一样去看,不可以增加跟删减一个字,应知啊应当知道。

因此,《观经四帖疏》作为楷定古今的净土宗开山之作,奉为金科玉律,应崇敬如经文一般。净土宗十三祖 -近代1940年圆寂的苏州灵岩山寺印光大师,赞叹这部《观经四帖疏》为净业行人之指南针。但凡是修净土法门的人,都以《观经四帖疏》为指南。另外《法事赞》、《观念法门》、《往生礼赞》、《般舟赞》这四部,则是分别围绕阿弥陀佛进行读诵、观察、礼拜、赞叹四种助业的净土修行方法。

善导大师在他的理论体系中,一共楷定了五种正业。五种正业里面,念佛是最主要最核心的行业。其他还有四种正业,则属于助业。哪四种助业呢?便是读诵、观察、礼拜、赞叹。因此,其他四部五卷每一部,分别介绍一种助业的修行法门,以导归“一向专称弥陀佛名”的这个正定业。

善导大师对净土修持,“专精”这个问题,特别注重。大师认为修净土行业,要认真、要专、要精、不要夹杂。他认为:能否做到专与精,是决定能否成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关键!他说:往生极乐世界,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何以故?为什么?因为持名念佛,而且一向专念啊!大师所说十个人念佛十个人生、百个人念佛百个人生,所有都可以成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什么原因?是因为一向专称弥陀佛名的净土修行众生,可以达到如下效果:无外杂缘得正念故,与佛本愿得相应故,不违教故,随顺佛语故。没有一切外境的乱七八糟的杂缘杂修,一向专念,专念佛名号,便是正念。这个一向专念、认真老实念佛,持续不停念佛,与阿弥陀佛本愿,是完全相应的,是不违背释迦牟尼佛的教义的,是随顺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之语的。

反之,则“百时稀得一二,千时稀得三五”。如果你不修正定业,不修“一向专称弥陀佛名”,而去从事其他杂行杂修的方法,什么念各种大经啦、花大量时间去拜忏啦,用这些自力的些许修行积累,来回向西方极乐世界。麻烦了,靠这样的修行方法想往生安乐国,善导大师认为:百个人里面,可能就一两个能成功;千个人里面,也就三五能成功。为什么呢?因为杂缘乱动,正定业失去,正念失去,与佛本愿不相应,与教相违,不顺佛语故。后续章节我们详细引用大师原作进行讲解,此地不展开。

善导大师的着作中,反复的、苦口婆心的劝诫世人。比如《观经四帖疏》,写的文字非常优美,后世许多大德引用:

归去来,魔乡不可停。旷劫来流转,六道尽皆经。到处无余乐,唯闻愁叹声。毕此生平后,入彼涅盘城。

归去来,魔乡不可停。什么意思?我们在六道里面轮转,在娑婆世界、五浊恶世之中轮回转世,念念贪、嗔、痴、慢、疑、念念财、色、名、食、睡。在这儿受苦,太可怕了!所以大师劝众生:不要在这儿停留啊,赶紧回家去!回哪儿去,哪儿是你的家?西方极乐世界是你的家。不要在这儿停留,否则有的受苦啊!只有到了西方极乐世界之后,你才知道完美世界有多好。那个时候才了解,在我们这里,只能听到愁叹忧苦之声,多么的可怕,因此大师劝导众生要尽此一生,发心老实念佛,一定要入涅盘城!西方极乐世界讲究的是一生成就,所以入彼涅盘城意思就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后世还有这样一种说法,净土宗流传后世又分化为三个流派:专称佛名的少康流,重悟解的慧远流,以及教神戒净兼修的慈愍流。那么从善导大师的五部九卷的核心意义去分析,与善导思想最契合的,讲究纯、专精、不掺杂的,应该就是专称佛名的少康流。

其他几个法门对不对呢?应该说都没有错,认真修也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啊!但是按照善导大师的理论,如斯修行就有一部分是杂行杂修,也就导致有可能功夫打折扣。非上根器之人不一定能成就!当然,各花入各眼,尤其是佛祖灭度已三千年。现今每一个人对于佛经的理解都不一样,每一个人根器也都不一样,各人有各人的因缘。

在善导大师着作的五部九卷中,其阐述的净土思想要点是非常丰富、博大精深的。要点如下:第一,决定深信,相信自己绝对是罪恶生死凡夫。

第二,决定深信,深信阿弥陀佛,本愿摄受众生,绝对没有犹豫。

“四十八大愿”里面第十八愿叫根本愿。“若我成佛,十方众生,愿生我国,称我名字,下至十声:乘我愿力,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上面这段文字是善导大师对《无量寿经》中第十八愿的解释。为什么我们凡夫念佛会往生呢?是因为阿弥陀佛的发的大愿,阿弥陀佛慈悲愿力摄取我们去的。我们自己是没本事去。那么愿力如何得以收受?愿力通过一向称念的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得以收受!

第三,“欲使今时善恶凡夫,同沾九品,深信无疑”。

善导大师的理论要所有的善的凡夫、恶的凡夫,乃至小乘四果、大乘菩萨,从罪恶生死凡夫到一生补处菩萨,同信无疑,乘佛愿力,悉得生也。

当然,他还希望后世净土修行的四众弟子们,在临命终时,心不颠倒、心不错乱、心不失念,身心无多痛苦、身心快乐、如入禅定等等……后文详细讲解。

善导大师还有很多很神奇的感应,非常灵异。今略说一二。

据说,善导大师在作《观经四帖疏》的时候,每夜有一位圣僧(阿弥陀佛化身)到他的梦里面,指示他如何写作。

善导大师在长安城中,每念一声佛,口出一道光明,声声如是。这个就不需要你有证量,凡夫都能看到。可惜,咱们晚了一千多年,没福报,没见着。

善导大师在念佛的时候,如意杖一指,满堂佛像放光为善导大师证诚。

大师手指西方,西方空中马上显现出极乐世界,恶人一见,立即放下屠刀,念佛往生。

善导大师刚到长安的时候,路过浐水,预言三年化满长安。结果就是三年以后,整个长安城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长安城里的屠夫都直接下岗了。生意也做不好,肉卖不出去,所以才有了“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典故!

善导大师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一百多年之后,少康大师在洛阳白马寺殿中,看到大师的《西方化导文》屡屡放出光明,光中间又有无数的化佛化菩萨。也因此,少康大师才启发信心,立即前往长安瞻礼大师影堂。在少康大师瞻礼大师遗像的时候,大师的遗像又化为佛声,告诉少康大师:你依照我这个教法,利乐众生,一定同生西方极乐世界,所以后来少康大师每念一声佛,随口便出一道佛光,光中有一尊佛像,少康大师也被称为“后善导”。

时至今日,善导大师以及他的灵塔、着作等神秘的感应事迹,常被世人津津乐道。

喜欢善导思想请大家收藏:(m.banbisw.com)善导思想半壁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这老师是神,还是神经病?开局穿人渣?慢着!我自有定夺!三国之拯救太后救命,奶团被首富全家团宠啦被刘邦驱赶后,我重建大秦穿成极品恶妇后,子女把我宠上天惊!相亲当天就和富豪领证进洞房天才驭兽师觉醒开局一把枪年代文女配重生后踹了男主界行者:阴阳录四合院:我整治众禽,迎娶冉秋叶我以邪棺镇百鬼我都穿越了还要慢慢升级吗?史上最狂太子爷僵尸围城之无敌总裁求生游戏之开局一支小木舟让你发育领地,你打造神灵军团?赘婿,万万没想到会和死对头结婚盗笔:入局
经典收藏带着系统混大唐特种兵之超级打卡系统小白领转世逃婚记:有缘千年来相会救世千月皇妃嫡女为谋,绝宠炎王妃召唤三国:我的武将有点多穿越大乾当王爷让你当特工,你成特高课课长了?灵魂错位之风云三国大周天子柴荣触摸真相帝凰之神医弃妃我在三国当谪仙大明淘宝商大唐男保姆我的游戏通大明一个普通农民的奋斗史从农家子到宰执天下天才弃妃抗日之特战军魂
最近更新大秦帝国风云始皇别闹!我就吹个牛你当真了?大明帝王的群聊日常魂穿大唐:开局便被长乐赖上了天幕:玄武门大舞台,有胆你就来明末:玩骑砍的我能无限爆兵朕听说,你们叫我大明一月皇帝?重生大唐,在高阳公主府当牛马大秦:我的青蛙能穿越天下一帝秦始皇朕的大秦!万邦臣服!晚清三杰恩仇录穿越大清,皇帝居然带头剪辫?谁说神罗不算罗围棋少年,我在大明举重若轻灵异中篇小说选开局天幕曝光:我未来统一全球开局反杀捉刀人,我成了大乾凶徒玉佩乾坤:锦衣卫的现代逆袭1621,不一样的大明
善导思想 殊妙安乐 - 善导思想txt下载 - 善导思想最新章节 - 善导思想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