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昭宁三年 正月初六
戴权站在慈颐宫正殿内,神色恭敬的问,“太后娘娘,过两日便是陛下三十岁的生辰,不知,寿宴该如何操办?”
梅太后闻言有些感慨,“一转眼都三十年了,皇儿襁褓中的样子还历历在目,如今一转眼,也是而立之年的君王了!岁月无情啊!按照惯例操办吧!”
旁边的陈皇后贴心的给梅太后倒了一杯茶,“戴公公,太后娘娘体恤,但是,毕竟是陛下的生辰宴,虽说不能铺张浪费,却也不能失了皇室的体面!”
“老奴明白,太后娘娘皇后娘娘放心,老奴这就去准备,老奴告退!”戴权说完,恭敬的退出正殿。
……
正月初七这日,天色未亮,皇宫便已热闹起来。戴权顶着微微的寒意,穿梭在各个宫殿之间,指挥着寿宴最后的筹备工作。
御膳房内,烟火升腾,一片繁忙景象。戴权走进来,看着满桌的食材和忙碌的御厨们,
清了清嗓子说道:“各位师傅,明日便是陛下的生辰,这寿宴的菜品可容不得半点马虎。太后和皇后都有吩咐,既要精致又不能过于奢靡。”
一位年长的御厨停下手中切菜的动作,恭敬地回应:“戴公公放心,我们都已准备妥当。
这次的菜品都是按照陛下平日的口味,又加入了一些应景的新意。
像那道‘龙凤呈祥烩’,用的是新鲜的河鲜和精选的鸡肉,精心熬制,味道鲜美又不失庄重。”
戴权点了点头,在厨房内四处查看,看到摆放整齐的各种食材和准备好的烹饪器具,满意地说:“很好,不过食材的新鲜度一定要保证,
烹饪过程中也要注意火候和调味。要是出了差错,你们可都担待不起。”
离开御膳房后,戴权又来到了布置寿宴的太和殿。工匠们正在紧张地悬挂灯笼、摆放桌椅。
戴权看着大殿的布置,眉头微皱,指着一处说道:“这灯笼的位置有些歪了,重新调整一下。还有这桌椅的摆放,要整齐有序,彰显皇家威严。”
一个年轻的小太监急忙跑过来,说道:“戴公公,我们已经很小心了,一定按照您的要求尽快调整好。”
戴权巡视一圈后,叮嘱道:“明日寿宴,大臣们都会前来贺寿,这太和殿是重中之重,一定要布置得既喜庆又庄重。”
与此同时,在宫外,一些大臣们也在准备着给陛下的贺礼。
礼部侍郎曲辉,正拿着一幅精心准备的字画,对家中的幕僚说道:“此次陛下生辰,这礼物可得用心。这幅字画是宋朝名家之作,希望能讨陛下欢心。”
幕僚点头称是:“大人此举甚是妥当,陛下一向喜爱书画,这幅画必定能在众多贺礼中脱颖而出。”
如此场景比比皆是。
………
正月初八,天刚蒙蒙亮,皇宫的大门缓缓打开。戴权早早地站在太和殿外,指挥着太监宫女们做最后的准备工作。
大臣们身着朝服,陆续进宫。户部尚书秦大人带着自己的儿子秦钟,
秦钟手中捧着一个精致的礼盒,里面装着他们精心准备的贺礼——一套由西域进贡的美玉制成的文房四宝。
秦大人对儿子说道:“钟儿,等会儿进了太和殿,要注意礼仪,切不可失了分寸。”
秦钟紧张地点点头:“父亲放心,孩儿明白。”
当大臣们都在太和殿外等候时,戴权高声喊道:“吉时已到,请各位大人入殿!”大臣们鱼贯而入,整齐地站在太和殿内。
昭宁帝杨起在太监的簇拥下,缓缓步入太和殿。他身着明黄色龙袍,面容刚毅又带着几分温和,眼神中透着睿智。
大臣们纷纷跪地行礼,高呼:“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杨起微笑着说道:“众爱卿平身,今日是朕的生辰,大家不必拘谨。”
首先,由礼部尚书刘晨大人上前贺寿
。刘大人手捧一本精心编撰的史册,恭敬地说道:“陛下,臣等为贺陛下生辰,特编撰此册,记录陛下登基以来的丰功伟绩,愿陛下圣寿无疆,大秦江山永固!”
杨起接过史册,满意地说:“刘爱卿有心了,此册朕定会好好翻阅。”
接着,各地的官员代表也纷纷献上贺礼。有的献上当地的特产,有的献上稀世珍宝。
轮到秦大人上前时,秦钟跟在父亲身后。秦大人说道:“陛下,臣献上西域美玉制成的文房四宝,愿陛下在治国理政之余,能挥毫泼墨,一展才情。”
杨起笑着接过:“秦爱卿这份心意朕收下了,这文房四宝的确精美。”
这时,一个小小的身影从大臣队伍中走出,原来是刑部侍郎家年仅十岁的小公子林阳。
他脆生生地说道:“陛下,我给您画了一幅画,画的是陛下带领大秦百姓安居乐业的场景,希望陛下喜欢。”
杨起十分惊喜,接过画仔细端详:“小家伙画得很不错,很有灵气,将来必成大器。”
在贺寿过程中,戴权一直在旁边忙碌,安排太监们及时接过贺礼,摆放整齐。他还时不时地关注着陛下和大臣们的需求,确保一切顺利进行。
贺寿完毕后,寿宴正式开始。御厨们将精心准备的菜肴一道道端上桌。
杨起端起酒杯,说道:“今日与各位爱卿一同欢庆生辰,朕深感欣慰。大秦能有今日的繁荣,离不开各位的努力。”说完,一饮而尽。
大臣们纷纷举杯,回应道:“愿陛下万岁,大秦昌盛!”
宴会上,还有歌舞表演。一群身着华丽服饰的宫女翩翩起舞,乐师们奏着悠扬的乐曲。
在宴会的一角,几个小太监负责给大臣们斟酒。其中一个小太监不小心碰倒了酒杯,酒水洒在了一位大臣的衣服上。
小太监吓得脸色苍白,连忙跪地求饶:“大人恕罪,小人不是故意的。”
这位大臣皱了皱眉头,正欲发火,戴权赶紧走过来,笑着打圆场:“刘大人,这小太监不懂事,您大人有大量,
就别跟他计较了。来人,快给刘大人换一件干净的衣服。”
刘大人看在戴权的面子上,哼了一声:“罢了罢了,今日是陛下生辰,别扫了大家的兴。”
随着宴会的进行,气氛越来越热烈。大臣们纷纷起身,向陛下敬酒,表达自己的祝福。
不知不觉,天色渐暗。寿宴接近尾声,杨起站起身来,说道:“今日的生辰宴,朕过得很是开心。众爱卿的心意朕都记下了。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大家能继续辅佐朕,让大秦更加繁荣富强。”
大臣们再次跪地行礼:“陛下放心,臣等定当竭尽全力!”
戴权高声喊道:“寿宴结束,请各位大人有序离场。”
大臣们陆续离开太和殿,戴权看着热闹过后渐渐安静下来的宫殿,心中松了一口气。这次寿宴,既没有铺张浪费,又让陛下满意,大臣们尽兴,总算是圆满完成了任务。
而昭宁帝杨起,在回到寝宫后,回想着今日的生辰宴,感慨万分。
他深知,大秦的未来,还需要依靠这些臣子们,也需要自己更加勤勉地治理国家。在这热闹的生辰之后,他将带着这份喜悦和责任,继续前行,守护大秦的江山社稷。
喜欢执戟战红楼请大家收藏:(m.banbisw.com)执戟战红楼半壁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