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师宴是一场重要的宴会,由官府主办,旨在感谢师长们的辛勤教导和栽培。
这场宴会由陆知州牵头,徐州的官员、书院的院长、先生们都会应邀出席。
陆知州对儿子陆明寄予厚望,认为这是一个锻炼他能力的好机会,于是将筹备谢师宴的任务交给了他。
陆明也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短短几天时间,他就高效地完成了所有筹备工作。
他不仅确定了参加宴会的人员名单,还精心挑选了合适的场地,并详细规划了活动流程。
为了确保一切顺利进行,陆明将所有细节都整理成了一份详细的计划书,每一个环节都安排得井井有条。
虽然衣浩一向不喜欢外出,但当他得知好友陆明需要帮助时,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为他出谋划策。
两人齐心协力,忙碌而充实,不知不觉间,竟然忘记了等待考试成绩的焦虑。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谢师宴的日子就到了。
这天清晨,衣浩早早地起床,带着精心准备的礼品回到书院。
他要亲自向老师们道别,表达自己对他们的感激之情。
到了京城之后,陶院长将一封推荐信郑重地交给了衣浩,并叮嘱道。
“把这封推荐信带到松山书院,那里的院长是我的同窗好友,他一定会为你妥善安排好一切的。”
陶院长心中明白,衣浩的学业已经基本完成,接下来要面对的便是春闱考试。
在秋闱之前,衣浩需要学习的是春闱的答辩技巧以及殿试的答辩知识。
这些都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关系到衣浩未来的仕途和人生道路。
陶院长看着衣浩,眼中透露出一丝感慨。
他知道,这或许是他此生最后一个弟子了。
随着储君的确立,新帝的性格和行事风格都是未知数,谁也无法预料未来的局势会如何发展。
在这样的情况下,陶院长认为最好的选择就是隐退,远离权力的旋涡,以免引来不必要的麻烦和猜测。
陶院长将推荐信交到衣浩手中,仿佛是将自己的一份期望和祝福传递给了他。
他相信衣浩有足够的才华和能力去应对接下来的挑战,也希望衣浩能够在未来的道路上一帆风顺,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衣浩毕恭毕敬地双手接过推荐信,然后对着陶院长深深地鞠了一躬,感激涕零地说道。
“多谢老师费心安排,学生对老师的良苦用心感激不尽,实在不知道该如何报答老师的大恩大德啊!”
陶院长见状,微微一笑,用手捋了捋自己那花白的长须,和颜悦色地说。
“你这孩子,如今有了出息,为师我自然也是脸上有光啊!你不必如此客气,这些生疏的话就不必说了。”
衣浩听后,连忙点头称是,态度异常诚恳。
然而,他稍稍迟疑了一下,还是忍不住开口问。
“老师,学生有一事不明,想请教老师。”
“老师您为何不与我们一同回京呢?您已经多年未曾回京了,师母和师妹想必都对您思念已久了吧。”
说起师妹,衣浩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那个曾经见过一面的小姑娘。
那时候,师妹才刚刚十四岁,还是个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的小女孩。
如今,时光荏苒,师妹也已经十七岁了,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
由于老师常年不在京城,师妹至今尚未定亲。
陶院长听了衣浩的问题,缓缓地摇了摇头,叹息道:“唉,如今时局动荡不安,局势尚未明朗,为师实在不宜此时回京啊。”
“待春闱过后,为师再定吧。”他缓缓说道,似乎在深思熟虑着什么。
想当年,他可是堂堂太子少傅啊!然而,太子的突然薨逝,让他遭受了沉重的打击,一度陷入消沉之中。
若不是陆知州多次苦口婆心地劝说,恐怕他至今都难以走出那段阴影。
最终,他还是听从了陆知州的建议,来到了徐州书院担任院长一职。
只是,当今圣上多疑猜忌,使得他不得不将妻子和女儿留在京城,交由他的大舅子照顾。
每每想到这里,他心中都充满了愧疚和不安,觉得自己实在是对不起妻女。
而松山书院的院长,正是他的同窗好友,同时也是他的大舅子。
这些年来,他与妻子一直分居两地,聚少离多。
他们膝下仅有一女,而他也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再收其他徒弟。
本来,他已然下定决心此生不再收徒了。
毕竟,他空有满腹经纶,却如那被弃置的明珠,太子少傅的身份犹如一道无形的枷锁,让他被众多学子视作洪水猛兽而避之不及。
然而,定国公世子却亲自登门拜访,恳请他对自己的妻弟多加关照。
念及往日的情分,他实在难以拒绝,最终还是应允了下来。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他发现这个孩子不仅天资聪颖,而且为人和善,却又有着自己的主见。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道中,这样的品质实属难得。
于是,他决定收他为关门弟子,将自己的毕生所学都传授给他,悉心教导,希望他将来能够有所成就。
想起自己那个已经及笄的女儿,陶院长心中不禁涌起一股父爱之情。
他看着眼前这个年轻有为的学生,忍不住问道:“你的婚事,家中可有安排?”
衣浩听到这个问题,并没有丝毫的羞涩,反而表现得十分大方。
他微笑着回答道:“家中祖父认为待我金榜题名之后,姻缘自然会到来,所以并不着急。”
“而我的父母则希望我能够找到一个心意相通的女子,相伴一生。”
陶院长点了点头,对衣浩的回答表示理解。
然而,衣浩接着说道:“学生我其实心里挺着急的,看着家中的兄姐们子女成群,我也很羡慕他们。”
“希望自己能早日找到一个知冷知热的人,共同走过人生的道路。”
陶院长听了,不禁笑了起来。
他对衣浩的直爽和真诚非常欣赏,觉得这个学生的性格很讨人喜欢。
他摸了摸自己的胡子,缓缓说道:“好好好,只慕鸳鸯不慕仙,成家立业也是人生的重要一步啊。”
衣浩连忙点头,附和道:“是啊,学生也正是如此想的。只是这姻缘之事,又岂是能够强求的呢?”
陶院长微笑着说:“你父母亲都是开通之人,你祖父说的也不无道理。”
“毕竟,金榜题名之后,你的前途一片光明,还怕没有好的姻缘吗?”
正在喝茶的衣浩,听到陶院长的话,连忙放下茶杯,有些急切地说:“那可等不得啊!”
“老师您可能有所不知啊,我姐夫告诉过我,京城的那些官员们都特别喜欢在科举放榜的时候去挑选女婿呢!”
“您瞧瞧我这相貌堂堂、风度翩翩的,若是真能有幸金榜题名,那岂不是要被那些官员们争抢着招为女婿啦!”
衣浩一脸着急地说道。
然而,又有些无奈地叹息道:“可若是真到了那时候,恐怕就难以如我所愿咯。”
说罢,衣浩自己也觉得有些好笑,不禁“哈哈哈哈哈”地笑了起来。
陶院长看着衣浩这副自恋的模样,也被逗得再次笑出了声。
“是是是,你所言极是……”
见老师只是一个劲儿地取笑自己,却丝毫没有要帮忙的意思,衣浩愈发焦急了起来,赶忙说道:“老师啊,您看您能不能帮学生我牵牵红线呢?”
陶院长笑着摇了摇头,解释道:“哎呀,老头子我向来都是孤身一人,对这些事情实在是不太了解啊。我哪里能知道别人家里有没有适龄的女儿呢?”
他稍稍顿了一下,接着又说:“就像你祖父说的那样,等春闱结束之后,缘分自然就会降临啦。”
话虽如此,但衣浩心里还是有些没底。
他不禁想到了自己姐夫的立场问题,如今自己既然已经成为了保皇党,那自然就会被自动贴上相应的标签。
如此一来,他的婚事恐怕还真是有些棘手呢。
闲聊了一会儿后,陶院长突然一脸严肃地对衣浩说道:“回京之后,你一定要替为师好好照拂一下你的师娘啊!”
衣浩见状,连忙站起身来,态度异常恭敬地回答道:“老师您放心,就算您没有特意嘱咐,我也肯定会去探望师母的。”
他的语气坚定而诚恳,让人不禁对他的人品和孝道产生了几分敬意。
喜欢炮灰肥妻的自我逆袭请大家收藏:(m.banbisw.com)炮灰肥妻的自我逆袭半壁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